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  • 通過A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
  • 永和山水庫

  • 永和山水庫
    永和山水庫

    座落頭份市與三灣鄉交界處,集水區面積僅四點八公頃,水源引自中港溪上游,在南庄田美設攔河堰,將溪水經由十一公里長的導水圳引入水庫,屬典型的離槽水庫,可減少砂石淤積與維護水質潔淨等優點。
    水庫工程於民國六十九年七月動工,七十三年十月竣工,耗資十二點五億元,期間管理完善,全無傷亡事故,為國內大規模水庫工程所罕見。
    永和山水庫總蓄水量二九五八萬噸,有效蓄水量二八四二萬噸,年運水量六八二五點五萬噸,滿水位面積一六五公頃,標高八十五公尺,最高滿水位標高八十六公尺,壩頂標高八十九點五公尺,壩長三百公尺,寬十二公尺,溢洪道採自由溢流側槽型式,當水位蓄至八十五公尺時,水會自動溢流到北坑溝回注中港溪,是本省首座採用此型式的水庫。
    其原水主要供應自來水公司第三管理處東興給水廠。東興給水廠七十五年二月完工,四月供水,主要供水區域包括苗栗縣頭份、竹南、造橋、後龍等鄉鎮,以及新竹市鐵路以西地區,內含支援新竹科學園區。
    水庫四周林木蓊鬱,共棲息一百卅多種鳥類,其他動植物亦難計其數,生態豐富,尤以每年有六百至一千隻鸕鶿到此過冬,更是珍貴。苗栗縣野鳥學會在週邊設有自然生態解說牌,遊客可藉自助導覽方式親身體驗。

  • 茄苳樹下與挑擔古道
    茄苳樹下與挑擔古道

    茄苳樹下位於上興里與三灣交界的產業道路旁,因路旁有棵巨大的茄苳樹而得名,該產業道路過去是頭份與三灣永和山、大河底等聯絡古道之一,先民常從山區挑作物到平地販賣或換取生活用品,往返頻繁,故亦稱挑擔古道。
    茄苳樹粗達四人合抱,過去樹旁建有茶亭和小土地廟,水庫興建後,古道逐漸沒落,土地廟香火終止,茶亭只剩斷垣殘壁。而巨大的茄苳樹也不知何時被雷電劈成兩半,左枝壓倒土地廟,右枝架在殘破的茶亭上,雖然樹心已枯,但老茄苳樹似乎明白地名因牠而取,伏倒的兩半枝幹仍舊長出分枝,胸徑都超過雙人合抱,展現強勁的生命力。

  • 尿磜仔
    尿磜仔

    亦稱作鳥磜仔,地名由來說法不一,有說是山地話的譯音,但已不知其意;有說是境內有小份坑溪,溪水流量小,斷斷續續,有如尿水滯滯而下,故名;也有說是取其地形像女性的生殖器,但都無法考證。
    尿磜仔有一條高約一點八公尺、寬約一點七公尺、長約六十公尺的隧道,岩壁堅固,無需支柱,通過隧道後景色豁然開朗,過去有人家居住,居民農事生產後擔循隧道外出,在中港溪竹排潭搭乘竹筏越溪到市區販賣,農產數量多則運用隧道頂上的流籠滑載到伯公廟旁,再用推車推到竹排潭,目前流籠遺蹟仍在,令人睹物思古。
    該伯公廟原是低矮石砌小廟,民國八十四年十一月間,廟後三棵高大櫸木中有一棵遭盜伐,後被警方查獲追回貴重的櫸木,信眾予以變賣得款數十萬元,乃將小廟擴建規模較大的新廟,此究竟是神威顯赫?抑或法網恢恢?一如尿磜仔地名由來,成為眾說紛紜的傳奇。

  • 上埔福德祠
    上埔福德祠

    上埔亦稱頂埔,開墾時以茄苳坑,即茄苳溪為界,屬上流區域之庄頭稱之。上埔福德祠設置年代已久,民國五十八和七十一年先後修建,祠內並不祭拜土地公像,而以牌座替代,是當地信仰中心,引人參拜,祠旁有棵高大伯公樹,枝葉茂盛伸展,樹蔭廣拔,也聚眾休閒。正如其楹聯所載「福蔭鄉中常享樂,德施境內永安康」。

  • 徐氏祠堂
    徐氏祠堂

    廣東徐氏始祖徐雲崖後世子孫徐明桂等兄弟,於清乾隆卅五年沿著長江而下在長江山出海,橫渡台灣海峽於安平港登陸,即隨客家移民往北尋求墾地。嘉慶初年來到頭份田寮地區,憑藉精湛醫術治好一位在上東興活動的原住民酋長疾病,得以進墾較危險而少人敢去的上東興地區,且在該酋長協助下墾殖順利,續往中港溪上游發展,共闢田園二百餘甲。徐明桂一生熱心公益事業,道光年間獲「樂善好施」匾額,至今仍高掛徐氏宗祠中。其祠堂屬傳統客家三合院,保存完好,古色古香,是徐氏一宗在頭份地區最大的家族公廟。

  • 永和山福德祠與百年楓樹
    永和山福德祠與百年楓樹

    永和山福德祠建於民國七十三年,是永和山水庫興建時,為免散佈在淹沒區內的頭份東興明坑、三灣永和浮橋、砂坑、北坑等地之土地公廟失其佑民神威,由地方信眾成立籌建委員會,運用遷造補助費和善信捐地、捐款新建而成,祠內共奉祀明坑五尊、浮橋二尊、砂坑十一尊、北坑九尊,合共廿十七尊土地公,分別編號篆刻在石碑上,其數量之多及「聯署辦公」的特色相當引人。
    百年楓樹高聳立於永和山福德祠前,胸徑粗達三人合抱,樹高卅餘米,樹蔭伸長半徑逾十米,樹底下有石桌椅供人休憩,復有矮小灌木花叢和綠茵草坪圍繞,是絕佳納涼賞景之所。

  • 劉氏宗祠
    劉氏宗祠

    劉家祠堂由劉氏開台二世祖富龍公之子聯合於民國元年七月建立,旨為紀念劉氏開台始祖楊太夫人率兩子到頭份開墾奠基,並返原鄉廣東迎接其先夫伯理公骨骸來台,遂其心願。
    楊太夫人以一柔弱婦孺,在舉目無親的異鄉赤手空拳辛苦耕耘,克勤克儉,為後代開創光明前程,奠定劉家基業,可說是劉氏宗親永懷祖德、光宗耀祖的榜樣。而其完整的宗族紀錄和典型的客家祠堂建築,更在頭份地區被傳頌。

  • 頂頭屋永寧渡福德祠
    頂頭屋永寧渡福德祠

    明清時期,中港溪水深湍急,河口寬廣,架橋不易,兩岸仰賴渡船交通,因船伕收費不一,常起糾紛,甚有強索勒贖情事,清廷為根絕弊端,制訂義渡章程,由官府出資結合民間勸募購置田園,招佃耕種,以收取之租榖僱請船伕義渡商旅,頭份永寧義渡於道光廿三年創辦,並立碑為記。
    永寧義渡碑原豎在中港溪南岸河畔福德祠旁,清宣統三年遭洪水沖毀,被信眾請到頂頭屋福德祠合祀。頂頭屋福德祠創建年代已難考證,但舊金爐載曾於道光廿八年辦過老、新祀典,因此至少與河畔伯公同期,甚至更早。
    兩土地公合祀時,原只容身石砌小廟中,民國四十八年由地方捐款改為紅磚鋼筋結構,八十四年再募款重建,翌年歸火登龕,廟貌於焉一新,六塊永寧義渡碑則靜棲在一棵樹齡超過二百年、被奉為神木的老榕樹蔭下,見證斑斑史蹟。

  • 燕巢岩壁與一字屋
    燕巢岩壁與一字屋

    燕巢岩壁是下興里桃仔坪下,北坑溝注入中港溪口旁的一處黃土山壁,若干年前因施工被削平,後有燕子飛往啄壁築巢,壁上小小巢洞口常有雁子飛進飛出,或站在洞口四處張望,蔚為奇觀。

    一字屋為客家人初時在河邊開墾,為了靠近水源,又唯恐被洪水沖走,而以這種長條型、易建蓋、構造簡單的一字型房屋作為臨時建築。其格局為中間正廳,左右為臥房及廚廄,後來則漸擴建為丁字型或三合院建築宅第。